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马致远
夜来西风里,九天雕鹗①飞。
困煞中原一布衣②。
悲,故人知未知?登楼意,恨无上天梯。
【注释】
①九天:极高的天空。
雕鹗:两种外形像鹰,威猛而善于高飞的禽鸟。
②布衣:平民,未得官职的人。
【译文】
长夜里秋风劲吹,高复的天空中,雕鹗在自由展翅,呈现着豪健的雄姿。
可是,在下方的茫茫中原,却有一名读书人不得志,困顿欲死。
这一腔悲愁,老朋友是知也不知?登楼的意绪滚滚不止,恨只恨没有登天的梯子。
【赏析】
“夜来”
二句以景起兴,又隐用了杜甫《奉赠严八阁老》“蛟龙得云雨,雕鹗在秋天”
的意境。
雕鹗搏击长空,青云得志,恰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慨作一反衬。
金朝诗人李汾《下第》诗云:“学剑攻书事两违,回首三十四年非。
东风万里衡门下,依旧中原一布衣。”
第三句“困煞中原一布衣”
,正是化用了《下第》的诗句。
“九天”
与“中原”
一高一下,可谓“霄壤之别”
。
一个在九天中展翅高飞,一个却在功名场中“困煞”
,作者是十分善用对比的。
“悲”
作为一字句在此时逼出,恰到好处,颇似从心底里迸发出的一声叹息。
“故人”
一句,又添写出诗人此时的孤独。
作者不甘“困煞”
,而又无法解脱的深愤,在末两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“登楼”
补示出诗人抒感的地点,那西风雕鹗正是登高所见的景致,“登楼”
又是文人临高凭眺、感怀起兴的习惯举动,所谓“登兹楼以四望,聊假日以锁忧”
(王粲《登楼赋》)。
然而“楼”
与“九天”
毕竟相去过远。
“恨无上天梯”
,既是实情,又是借喻,虚实相兼,增添了全曲悲凉沉郁的气氛。
小令短短七句,将悲秋、不遇、孤独、失路的种种怨愤尽数包容,可以见出作者遣词命意的成熟功力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远古时期,神魔大战,天地崩碎!人族少年身怀龙骨,炼真龙之体,闯神荒,探帝墓,天地因他而变!在这里!有女帝君临天下!有古兽只手遮天!有大魔祸乱天地!也有人族...
阴阳分天地,五行定乾坤。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,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,亿万生灵欣欣向荣。纵横千万里间,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,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。有光便有暗,天穹之下光辉之中,仍有沉默的影子悄...
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,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。...
苍茫大地,未来变革,混乱之中,龙蛇并起,谁是真龙,谁又是蟒蛇?或是天地众生,皆可成龙?朝廷,江湖门派,世外仙道,千年世家,蛮族,魔神,妖族,上古巫道,千百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她不过是相个亲,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。她还不想结婚喂!权少,可不可以离婚啊!离婚?可以,先怀个孩子再说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