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马致远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【注释】
①秋思:秋意。
【译文】
一道道枯藤缠结着老树,枝头伫立着归鸦无数。
流水上架着寂寂的小桥,旁边有三两人家居住。
西风吹过荒凉的古道,一匹瘦马在艰难地前行。
夕阳西沉,天色渐暮,断肠的客子独行在天涯的长途。
【赏析】
这首短短的小令,是一幅深秋晚景画,又是一幅天涯倦旅图。
读罢全篇,在我们面前顿时浮现出这样的画面:西风飒飒,古道漫漫,在冷寂的黄昏中,游子骑着瘦骨伶仃的嬴马,孤零零地向前赶路。
前方是槎枒的老树,枯藤盘缠,群鸦栖息,鸦翅上掠着落日的残影。
远处一湾流水,小桥横架,桥那边依稀可见几户人家,沉沉地不闻一丝儿动静。
暮色苍茫,归宿何处?游子迟疑了一下,那马儿载着主人,在荒凉的古道上又开始了艰难地前行……
小令起首三句,十八字速写了九件景物,互相间没有任何词语的连接,却既不支离散乱,又不臃肿叠沓,这是因为作者精心选景而又精心布置的缘故。
你看藤是枯藤,树是老树,连乌鸦也是一身暮气,排列在一起,孤立的局部现象就组成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,显现出一派萧瑟与黯淡。
“小桥”
句在色调上虽与前句有明暗的差别,但以幽僻静寂为沟通的共性,仍呈现出清冷寂寞的氛围。
至于“古道”
、“西风”
、“瘦马”
,都是足以牵惹客愁旅恨的事物,拼作一组,为下文“断肠人在天涯”
预作了铺垫。
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,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,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在西风古道上奔波,这一、二句与第三句在意境上就形成了差异和对照。
但它们又在四、五两句的补充中融汇为一体。
“夕阳西下”
,为道间所见的一切倍添了迟暮苍凉的气氛。
特别是“断肠人在天涯”
,推现出天涯游子的主体,上述的所有征象,就统统带上“断肠”
的惊心意味了。
这首小令被后人誉为“秋思之祖”
,视作元散曲小令的代表作。
王国维评论它“纯是天籁,仿佛唐人绝句”
(《宋元戏曲考》)。
它确实借鉴了诗词的笔法,却又不失小曲清丽的意味。
尤其是在表现景物的典型特征与沟通情景上,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。
古代诗文在铺排多种意象时有两种写法:一是平行写法,如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
;一是加倍写法,如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”
。
本篇可说是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远古时期,神魔大战,天地崩碎!人族少年身怀龙骨,炼真龙之体,闯神荒,探帝墓,天地因他而变!在这里!有女帝君临天下!有古兽只手遮天!有大魔祸乱天地!也有人族...
阴阳分天地,五行定乾坤。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,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,亿万生灵欣欣向荣。纵横千万里间,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,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。有光便有暗,天穹之下光辉之中,仍有沉默的影子悄...
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,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。...
苍茫大地,未来变革,混乱之中,龙蛇并起,谁是真龙,谁又是蟒蛇?或是天地众生,皆可成龙?朝廷,江湖门派,世外仙道,千年世家,蛮族,魔神,妖族,上古巫道,千百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她不过是相个亲,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。她还不想结婚喂!权少,可不可以离婚啊!离婚?可以,先怀个孩子再说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