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珠帘秀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②人物。
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。
【注释】
①卢疏斋:卢挚号疏斋。
②玉堂:翰林院的别称。
【译文】
一道道山峰将身子屏隔,一缕缕轻烟把视线阻挡。
我知道您这翰林院的英才,为我们的离别消瘦了容光。
我倚着航船的篷窗,也是活活地受着煎熬,痛苦难当。
恨不能随着这滚滚的长江,重新回向东方。
【赏析】
这是对卢挚《寿阳曲·别珠帘秀》的酬答,着笔于分别后在途的情形。
抒情前先以写景铺垫,是元散曲的常法。
这支小令也不例外,首二句以写景领起。
数不清的青山,数不清的轻烟。
“山无数”
比较容易理解,这“烟万缕”
,无论烟是炊烟还是云烟,“万缕”
似乎就成了蒸笼了。
其实并不难解,“烟万缕”
是积累一路行程所见的总印象,恰恰借此显示出船只的不停行进,不用说,“山无数”
亦非一时一地的局部景象。
明白了这点,对领悟第三句大有好处。
原来尽管行程缓缓,“山”
、“烟”
等外景不时扑入眼帘,而在作者脑海中浮现、心底里念叨的,唯有这“憔悴煞玉堂人物”
!
这就见出两人相知之深,情爱之笃。
以下两句“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”
,正是这种思念心情的自然发展。
“活受苦”
,是因为对方“憔悴煞”
,自己无力回天。
“随大江东去”
,自然是希望回到出发点,安慰憔悴的情人。
这种深切的感受,毫无矫揉造作,正是古人常说的“语浅情深”
。
这首小令既然题作“答卢疏斋”
,就有必要同卢挚的原倡《寿阳曲·别珠帘秀》合起来考察。
俩人的唱和有两种可能。
一种是卢曲作于分手之前,珠帘秀遂当场以原调奉和。
这样,“画船儿载将春去也”
,“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”
都成了揣拟之辞,向壁虚构,这对双方来说显然毫无意义。
另一种更合乎逻辑与情理的可能,是卢挚在分手后作《寿阳曲》,辗转托人送交珠帘秀,于是珠帘秀以自己途中情形的回顾作成此曲。
卢挚的原曲是在表达自己别后的痛苦,“画船儿”
云云,显然不希望船上的珠帘秀与自己同一心境。
而答曲的“倚篷窗”
两句,却恰恰表明了自己在船上的心痛如绞,“恨不得随大江东去”
,再回到“玉堂人物”
的所在地。
这两支曲子不约而同,都有甘心忍受痛苦而期望对方幸福的意味,真可谓珠联璧合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?别拦着我,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!...
苍茫大地,未来变革,混乱之中,龙蛇并起,谁是真龙,谁又是蟒蛇?或是天地众生,皆可成龙?朝廷,江湖门派,世外仙道,千年世家,蛮族,魔神,妖族,上古巫道,千百...
阴阳分天地,五行定乾坤。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,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,亿万生灵欣欣向荣。纵横千万里间,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,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。有光便有暗,天穹之下光辉之中,仍有沉默的影子悄...
一念成沧海,一念化桑田。一念斩千魔,一念诛万仙。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,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...
一觉醒来,世界大变。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,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。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,虎视眈眈。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,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,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,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,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,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,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!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