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《维摩诘经》上讲的“观于众生”
,就是由这个止观扩充到大的实相法门,不是理论。
现在看维摩居士的答案。
维摩诘言:譬如幻师见所幻人,菩萨观众生为若此。
如智者见水中月,如镜中见其面像,如热时焰,如呼声响,如空中云,如水聚沫,如水上泡,如芭蕉坚,如电久住。
这些是佛经常对现象界用的比喻,佛学上有所谓“十比喻”
,就是这里用的。
《
维摩诘经》文字流畅,我们常就这么看过去了。
文学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,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诗词歌赋,就不应该被它骗走了,要拿智慧来念。
反而是研究唯识这些智慧的学问,却要用情感来看。
一切学问成就的巧妙就在这里。
现在维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门,是比方,不是真的。
但是这比喻又是真的,因为是止观的境界,这个印象真达到了,你的定力就够了。
他说比如“幻师见所幻人”
,幻师是变把戏的。
幻师见所幻人就像是这个心情。
从止观来说,不管你用什么法门,数息、念佛、观想,到了这时候,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来了,乃至看自己的身体也如此。
此时,你不要忘记“譬如幻师见所幻人”
,不是真的。
认为是真的就被骗了,入魔了。
说是假的吗?不是假的,梦幻也是真的。
这个里头须要般若了,须要解脱了。
菩萨观一切众生,乃至观自己的身心,从四念处开始。
这四念处是大小乘基础的基础,不能动摇的。
我们再提一次:“念身不净、念受是苦、念心无常、念法无我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,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。没想到,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,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,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!...
由终点回到原点,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,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。假如没有重生过,没有记忆的金手指,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?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,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?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?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?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?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?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...
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?别拦着我,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!...
他是龙族龙子,却蜕变天赋失败,自巅峰跌落。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,杀他证道。家族视他为耻辱,将他逐出,从族谱除名。绝境中,他苏醒前世记忆,华夏龙魂激活,化身地狱邪龙,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。炼丹火,天劫火,三昧真火,地狱火等,都是他口中的食物...
心潮澎湃,无限幻想,迎风挥击千层浪,少年不败热血!...
穿越加重生,妥妥主角命?篆刻师之道,纳天地于方寸,制道纹于掌间!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,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?...